自4月21日至今超过半个月,恒指收市位介乎19,617至20,297点,相距不足700点 (或不足3.50%),反映港股近期缺乏方向。于5月4至8日见三连升,并于5月5和8日均收高于20,000点,以及在5月8日收报20,297点,录得逾半个月新高收市,一度令人憧憬后市有力续升。但诚如本周一 (5月8日) 发布的市评文章标题有「关注恒指能否稳守20,000点」,以及内文的小标题有「恒指升势中见隐忧」的字眼,便知当时笔者认为后市去向尚待观察,毕竟恒指阴阳烛图于5月5日见「十字星」,理解为优势未见落入买方手上。
早前利好技术走势忽然消失
另应关注大市成交金额,自4月18日至今,撇除5月9日约1,221亿港元 (如下图),其余十五个交易日未尝处于1,100亿元或以上,考虑到1,200亿至1,500亿元为健康水平,代表现属交投偏静的日子。至于5月9日虽见交投较活跃,却见恒指跌近430点,亦令恒指失守20,000点收市,以及三连升止步,即早前利好的技术走势忽然消失。现见5月9及10日二连跌,昨收19,762点,较上周三 (5月3日) 收报19,699点仅高63点,就是5月4至8日的三连升累积升幅,已近全然消化,证明以现时港股交投偏静的状态,恒指要企稳在20,000点之上不容易。
数据源:阿思达克财经网
探讨恒指下一站支持位何在
至于移动平均线,继续观察50天和250天线,前者关注会否成阻力位;后者从3月23日至今超过一个半月,只有四日恒指收低于此线,属于不俗的支持位参考。5月10日收报19,762点较250天线处于19,705点高出不足60点,意味着今日 (5月11日) 恒指若再跌,要有失守此线收市的心理准备。倘于今明两日也收低,后市变得不容乐观,观乎期内低位均在19,500点之上,故此失守此线后,19,500点会成关键支持位,届时要关注大市成交额,于跌市时再度录得逾1,200亿元,代表沽压较大,只能将支持位下移至19,000点,视为自去年12月以来港股强势的最后防线。
了解中特估由来及相关股份
面对近期大市未见明确方向,资金流入表现较强势股份,「中特估」概念成焦点,自去年11月于北京举行的金融街论坛年会首度提出,全称为「中国特色估值体系」,是指一些估值低、股息高,可望受惠于估值上调的股份。会上指出国家对此体系要促进市场资源分配功能更好发挥;又于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,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,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。此概念的A股表现,近期有资金追捧,故此被视为有相同概念的港股买盘亦见急增,中资金融股是其中之一,例如在5月4日建设银行 (0939) 升逾4.00%,成交金额约26.53亿港元 (如下图)。
数据源:阿思达克财经网
同日长期处于活跃交投的腾讯控股 (0700),成交额约59.37亿元,紧接两个交易日则约50.80亿和36.53亿元;建行却见约44.28亿和56.51亿元,金额一度超越腾讯。建行于三个交易日累升9.32% (5.15 → 5.63元),而回顾2018至2022年,这五年最好表现见于2019年累升4.18%,仍远低于上述的9.32%,证明建行股价近期见异动。然而,「中特估」概念股自身的价值,是否能在短期显著释放成疑,当中资金融股、电讯股和基建股均被追捧后,大家于现价进场前应考虑风险承受能力为佳,避得陷入长期「捱价」守候的困局。
聂振邦(聂Sir)
笔者确认本人及其有联系者均没有出现以下两种情况,其一是在执笔前三十天内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;其二在文章发出后三个营业日内交易上述的股票。此外,笔者现时也并未持有上述股份。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,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,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。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