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

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aboreet dolore magna aliqua.

December 24, 2024

【聶Sir市評】「造新聞」成中港股市信心挑戰 金融和傳媒業界需醒覺 (2024/12/23)

2024年已近尾聲,踏入2025年中港股市要面對的一大挑戰,會是如何令外國投資者對內地資本市場前景有正確認知。現時外資投入中港股市較前幾年傾向猶疑,與目前不少外媒帶著政治動機,刻意誤導外國投資者一面倒看淡中國經濟前景不無關係。筆者在上周五 (12月20日) 收到一名外媒記者 (美國駐台北) 的短訊,就著對外資流出中國股債市 (包括港股) 的看法。此記者不是首次與我接觸;但每次就內地國情的提問方向總是以負面角度出發,而在該外媒平台亦不難看出政治立場鮮明,每篇對中國的報導都在「放負」,更重要的是內容絕不能反映實況。

有外媒恣意堆砌數據

就如今次,問到「最新資料顯示,11月中國金融市場外逃的資金高達457億美元,創史上單月最高,比10月的外流資金258億美元規模擴大,這是否反映外資投資人對中國經濟的信心疲弱?」表面看來數據來自國家外匯管理局,實則是自行計算11月較10月的銀行結匯順差及跨境收支順差變化的合計數字,卻被「硬扯」至有大量外流從中國金融市場外逃的現象。絕大部分外媒引述以上消息,均無列明資料來源,筆者看了多則報導,才見資料來源是國家外匯管理局,不過嚴格來說該局並無公佈457億美元或258億美元的金額,只是有外媒恣意堆砌數據而「硬扯」出一個她們期望公眾看到的結果而已。

資料來源:谷歌搜尋

國策對股市成效明顯

筆者回覆則指出10月和11月港股成交金額分別約5.3萬億和3.4萬億港元,減近2萬億元;A股成交金額分別約35.6萬億和40.5萬億元人民幣,增近4.9萬億元,所以就整體中港股市合計交投而言,資金是流入還是流出股市,公眾可自行定奪。此外,於9月下旬見內地一連串國策利好消息,此前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分別收於3,087和9,514點,現水平同見高出約一成,恆指現時亦僅低約4%,同期人民幣兌美元跌近4.6%,所以期內國策對股市助力成效明顯,相信歐美政要和投資者都看在眼內,自然亦不會低估中港股市於2025年上揚潛力。

債托管額增減屬平常

至於債市,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於12月16日發佈的公告顯示,11月末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托管餘額為4.15萬億元人民幣,較10月值4.25萬億元減少1,000億元。由9月計起連續三個月減少;但卻不能忽視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是連續十二個月增加,在過去十五個月是淨增9,700億元。另可留意與2023年11月值為3.49萬億元比較,上月值多出6,600億元,同比增近19%。誠然債市托管餘額增減實屬平常,將此行為與外資對中國經濟信心連結解讀,是否合適,也可自行定奪。再者,在今年首十一個月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的託管餘額淨增4,800億元人民幣,相信歐美政要和投資者同樣看在眼內,故此若將短期餘額減少與中國經濟前景「硬拉關係」,不見得是客觀分析。

資料來源:中國人民銀行

當帶有政治動機的外媒在「造新聞」之際,若有港媒未經核實資料真偽,又未有深究這等「造新聞」背後的政治動機,便「直抄」報導。那麼不獨外國投資者,連中港投資者有意對內地資本市場前景有正確認知,豈非難上加難嗎?難道香港的金融和傳媒業界,沒有要抗衡外媒「造新聞」的醒覺嗎?

聶振邦(聶Sir)

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,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;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。此外,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。

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,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,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。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