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五 (4月4日) 中港同是清明節假期,A股及港股休市;外圍股市卻見風起雲湧,繼香港時間周四晚上美股三項主要指數道指、標指和納指分別大跌3.98%、4.84%和5.97%,前兩者創2020年6月12日,以及後者創2020年3月17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後,緊接周五日間時間歐洲和亞太股市均跟隨受壓,英國、德國和法國相對下跌4.95%、4.95%和4.26%;泰國、新加坡、日本和澳洲相對下跌3.15%、2.95%、2.75%和2.55%。本以為美股經已跌慘,豈料周五晚上美股道指和標指跌得更猛,分跌再挫5.50%和5.97%,納指亦要跌5.82%。道指歷來首度連續兩日跌逾1,500點,累跌近4,000點,跌近一成。標指和納指亦跌逾一成,其中納指更已跌11.44%。
美國向全球實施對等關稅措施
另外,若由去年12月高位20,204點計起,納指至今累跌近23.00% (20,204 → 15,587點),超過20.00%技術上已進入熊市區。至於反映美國上市中概股表現的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兩日累跌10.60%;恆指ADR上周五則折合收報21,448點,單日跌幅達5.86%,下跌超過1,300點,意味著今日 (4月7日) 港股表現大受考驗。目前環球主要股市見振盪,皆因美國在當地時間4月2日下午4:00公佈對全球實施的「對等關稅」措施 (於4月5日生效),向所有輸入美國的商品徵收10%基準關稅;並對數十個貿易逆差較大國家或地區開徵更高稅率,其中包括部分與美國關係密切的G7國成員,日本為24%,歐盟 (適用於德國和法國) 為20%。
資料來源:特朗普辦公室
部分盟友感不滿宣佈反制安排
加拿大雖不在「對等關稅」名單,但之前宣佈對其徵收25%的關稅依然適用。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約兩個月連翻打出「關稅牌」,部分盟友亦感不滿,有反制措施安排,加拿大宣佈對所有不符合「美墨加協定」的美國進口汽車徵收25%的關稅;歐盟則表示正在最終確定一項針對美國鋼鐵關稅的回應措施,並準備與美國談判,若失敗將採取進一步的反制措施。實施「對等關稅」宣佈後,投資銀行摩通預期美國經濟今年會陷入衰退,對今年GDP增長預測由增長1.3%,改為收縮0.3%。市場預期環球能源需求減少,紐約期油和倫敦期油於上周五分別大跌7.41%和6.50%,收報61.99和65.58美元,同為2021年8月23日以來最低,事隔逾三年半。
資料來源:無綫新聞
市場認為「對等關稅」最終比市場預期「辣」,所以短短兩日美股三項主要指數均約跌一成,現時回到2024年2至3月水平。雖見大跌幅,但是否代表市場經已全然消化「對等關稅」消息,實是難測,筆者預期本週美股表現依然波動,道指於37,000至38,000點之間;標指於4,400至4,800點之間;以及納指於15,000至14,500點之間才可望較大支持。在新的「對等關稅」措施,中國也被加徵關稅34%,連同2月初和3月初兩度被加徵關稅,合共達54%,若連同2018和2019年美國對華所加關稅,總計不少於65%,內地外貿表現必然受影響。利淡港股因素經已出現,參考上述恆指ADR上周五折合收報21,448點,而上周四恆指收報22,849點,今日恆指裂口低開逾千點風險大。本週關注恆指能否將二萬二關口失而復得,若未能成事,則要有恆指落到21,000點水平才可望有支持。
聶振邦(聶Sir)
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,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;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。此外,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。
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,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,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。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。